新闻资讯
城市噪音控制:技术与政策并进
信息来源:www.ahlo.cn    发布时间:2024.10.15

城市噪音控制是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、维护城市环境和谐的重要方面。为了实现有效的城市噪音控制,需要技术与政策并进,双管齐下。

技术层面

噪声控制技术主要包括降低噪声源的噪声、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和个人防护几个方面。

  1. 降低噪声源的噪声

    • 消除和减少声源:如防止冲击、减少摩擦、保持平衡、去除振动等,以及避免旋转流体无规律的运动,防止流体形成涡流运动等。但完全实现这些措施在工程应用中很困难,因此关键是制止不适当的或可能减少的冲击及不必要的振动。
    • 改进机械设备:采用噪声小的机械代替噪声大的机械,或者采用别的生产工艺代替噪声大的工艺。
  2. 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

    • 声源密闭:采用密闭方法切断声源向外传播的措施,在机械与箱体之间填充吸声材料如玻璃丝棉、聚苯板等,会有更好的消声效果。
    • 安装防振装置:如防振垫、防振弹簧、防振圈等,能简单而有效地防止振动,减少噪声。
    • 安装消声装置:在风机、水泵、空气压缩机等难以密闭的机械的入口、出口或管道上安装消声器或类似的消声装置。
  3. 个人防护

    • 对接收者进行防护,主要是利用隔声原理来阻挡噪声传入人耳,如佩戴耳塞、耳罩等,以保护人的听力。

此外,在城市建筑设计中,也可以采取一系列噪声控制技术,如利用隔声材料和隔声构件阻止声音的传播,在通风系统、空调系统等设备的进出风口安装消声器,对产生振动的设备采用隔振器等。

政策层面

政府在城市噪音控制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,主要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来引导和规范城市噪音控制工作。

  1. 规划层面

    • 城市功能分区:政府会对城市的功能分区进行合理规划,将工业区、商业区、居民区等进行明确划分,避免相互干扰。例如,将工厂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区域,减少工业噪声对居民的影响。
    • 声环境功能区划定:指导地方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土空间规划以及用地现状,及时划定、调整声环境功能区,并开展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情况评估。
  2. 法律法规

    • 制定严格的噪声排放标准:对于各类建筑工程、交通设施、工业生产等活动产生的噪声,都规定了明确的限值。违反这些标准的单位和个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。
    • 出台相关规范和标准:要求建筑设计师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噪声控制,采用合理的布局和构造措施;施工单位则必须按照规定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,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污染。
  3. 监测和管理

    • 建立噪声监测网络:实时掌握城市各个区域的噪声状况,对于噪声超标的区域,及时采取整改措施。
    • 推动落实地方声环境质量改善责任:出台声环境质量改善规划编制指南,指导未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的区域所在的设区的市、县级人民政府编制声环境质量改善规划及其实施方案。

综上所述,城市噪音控制需要技术与政策并进。通过采用的噪声控制技术、优化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、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以及加强监测和管理等措施,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城市噪音水平,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更加安静、舒适的生活环境。